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
案例分享 | 干细胞在脑卒中临床应用研究中效果出色与否?案例给了答案

发布时间:2023-08-03    浏览量:0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并发症多等特征,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


据不完全统计,2020 年中国脑卒中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 1 114.8/10 万人,发病率为 246.8/10 万人,病死率 为 114.8/10 万人。

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每年 270 人 /10 万人,病死率为 26%。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而引起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以至于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最为敏感,因此,恢复大脑血供,重建大脑神经元和通路也就成为了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思路

脑卒中临床新思路

近年来,干细胞以及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研究中出色的表现,以及干细胞的一些特性,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临床思路。


针对脑卒中,目前公认有效的方式是溶栓治疗和机械取栓等方法,虽然能够及时恢复大脑血供,但是存在治疗时间受限制、治疗并发症严重等现象,只能使5%的患者受益。因此,急需寻求更加全面有效的新的治疗手段。


2021年,发表在《Neurology》杂志上研究论文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同时无不良治疗副作用。

该研究共纳入了54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39名患者应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其余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期间患者未出现任何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2020年5月,台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名为《Potential of stem cell therapy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的研究文章,综述分析了PubMed上100多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风的文献,收集到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

另外,韩国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盲法结局评价研究(PROBE设计)中,54名患者重度大脑中动脉区域梗死患者被分为两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组(31例)对照组(13例)。


在干预前和随机分组进行干预90天后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估运动功能;并进行神经影像学分析,包括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患者大脑皮质脊髓束和患侧内囊后肢的损伤程度,以及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测量大脑的功能连接强度、效率和密度。结果发现,干细胞应用组的运动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的运动功能改善率

在神经影像学分析中,干细胞应用组从DTI获得的皮质脊髓束和内囊后肢FA值没有降低,这一现象表明,基于干细胞的治疗可能调节脑卒中引起的神经变性。rsfMRI测量表明干细胞应用组双侧大脑半球间的连接显著增加,连接强度无明显变化。

▲神经影响学指标变化

而对照组却显著减少,连接强度也显著下降。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研究表明,重度卒中患者从亚急性期到慢性期,rsfMRI测量指标可能很难有积极变化。然而在本次研究中,干细胞应用组的患者发生了相对积极的变化

未来展望

脑卒中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正在全世界逐步开展,最佳方案与作用机制等也将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探索。一些完成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干细胞在脑卒中方向的临床应用未来更加成熟以及规范化之后,可以让更多的病人获益






【参考文献】

[1]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Ischemic Strok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472925/

[2]Permana AT, Bajamal AH, Parenrengi MA, Suroto NS, Lestari P, Fauzi AA. Clinical outcome and safety of stem cell therapy for ischemic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urg Neurol Int. 2022 May 20;13:206. doi: 10.25259/SNI_1174_2021. PMID: 35673677; PMCID: PMC9168316.

[3]]胡斐,王洁.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01):76-82..

[4] Morgenstern LB, Staub L, Chan W, Wein TH, Bartholomew LK, King M, et al. Improving delivery of acute stroke therapy: The TLL temple foundation stroke project. Stroke. 2002;33:160–6.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