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
研究分享:精神压力“改造” 肿瘤生存环境,揭示其对乳腺肿瘤微环境的深层影响

发布时间:2025-07-24    浏览量:0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前言

INTRODUCTION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近日,《Cell Death Discovery》期刊发表了一项题为《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the effects of mental stress on mouse mammary tumors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的重要研究,该研究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精神压力对小鼠乳腺肿瘤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为理解 “心理状态与癌症进展” 的关联提供了全新的分子层面证据。



1

精神压力与乳腺癌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除了遗传突变,科学家们早已发现,抑郁、焦虑等精神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例如,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癌症进展加速、治疗耐药性增加,但具体机制一直不明确。


该研究团队选用了一种会自发产生乳腺肿瘤的转基因小鼠(MMTV-PyMT 小鼠),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持续 2 周的精神压力刺激(如噪音、束缚、高台暴露等),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正常生活。10 周后,研究人员发现:两组小鼠体重差不多,但压力组的肿瘤重量和体积明显更大


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研究人员分析了肿瘤组织中 4 万多个细胞,清晰地表明:精神压力能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实实在在地促进乳腺癌生长。具体来说,压力会让肿瘤细胞更具侵袭性、血管更 “发达”、免疫系统更 “迟钝”—— 这三者共同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开绿灯”。


对人类而言,这意味着保持心理健康可能是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重要一环。正如研究人员所强调的,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精神压力与肿瘤进展的关联,更为开发同时靶向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2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


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与宫颈癌并称女性两大“隐性杀手”。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随着激素治疗和化疗的进展,目前其手术治愈率在各种癌症中已经相对较高。然而根据日本国家癌症中心的一项统计,4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的10年存活率却仅有16%,这主要是因为大约其中25%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还患有转移性疾病,这导致他们尽管接受了手术,预后却仍然很差

对于肿瘤的治疗,传统方法中,放化疗除杀灭肿瘤细胞外,对正常细胞也有损伤。免疫细胞治疗能够靶向肿瘤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组织,并可产生免疫记忆来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因此使用免疫细胞的临床应用有望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成为肿瘤的第四种应对手段。



3

案例分享:免疫细胞

应对乳腺癌的新希望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案例一

知名期刊《 Immunother Cancer》上发表的题为“PD-L1 expression i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CIK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的研究结果,看到了新免疫细胞疗法在乳腺癌方向的新希望。


研究报告通过随机数表法,共纳入31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CIK细胞治疗,将31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CIK治疗组为150例患者,对照组为160例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水平PD-L1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者接受免疫细胞治疗的疗效更好。在CIK治疗组,PD-L1阳性患者预后较好,即PD-L1阳性患者倾向于从CIK治疗中获益更大。PD-L1阳性队列患者的5年OS率为95.2%,5年RFS率为87.6%。而在对照组中,PD-L1阳性患者预后较差,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即PD-L1与不良预后相关。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案例二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中刊登过一项病例,一名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在经过自身免疫细胞应用联合化疗的临床方案后,生存期成功达到了25年+。

该则案例中,以一位来自日本的46岁的女性患者在确诊转移性乳腺癌后,很快便接受了根治性乳房切除术以及右腋淋巴结清扫。该患者接受了医疗人员为其制定的标准术后化疗方案。并对于初次手术切口附近复发性的皮肤转移,该患者还进行了8次额外的皮肤切除。


但一段时间过后,因为高剂量的化疗(90毫克/周),患者右颈部淋巴结再次出现肿胀,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即使医疗人员给其进行剂量减少,但是患者仍然存在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副作用,且体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加,还出现了严重的免疫细胞耗尽现象(淋巴细胞计数<620/μl),这意味着患者的免疫能力远低于正常人,这无疑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面对这种情况,她最终选择了文章开篇所提到的临床应用方案。


研究人员先从从这名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在应用于患者。在经历了免疫细胞临床应用配合化疗后,这名患者不仅从严重的免疫细胞耗尽现象中恢复过来,保持了较好的免疫能力,除此之外,她身体的肿瘤标志物恢复到正常水平,ECOG PS也提高到0,这表明她恢复到了以前的日常活动水平

截至2021年,这位患者已71岁,这期间没有不良事件,并且身体依然处于健康状态。这也是文献中报道的使用免疫细胞和联合化疗进行临床应用的转移性乳腺癌存活时间最长的病例


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免疫细胞在应对肿瘤方向的潜力,不过目前其有效性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及实验进行验证。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我们相信免疫细胞在乳腺癌方向的临床研究将取得更多突破,随着现有的挑战逐渐克服,这项技术可以给更多乳腺癌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





】文章内容旨在科普细胞知识,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

参考文献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向上滑动阅览

[1]《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

[2]《“两癌”,从防控到消除还要多久?》

[3]https://ganjoho.jp/reg_stat/statistics/brochure/hosp_c_reg_surv.htm

[4]Long-term, 25-year Survival Following Surgery and Immune Cell Therap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https://britishjournalofcancerresearch.com/long-term-25-year-survival-following-surgery-and-immune-cell-therapy-combined-with-chemotherapy-for-her2-positive-metastatic-breast-cancer#five

[5]Immune recogni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leading to complete durable regression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6]干细胞与外泌体—PD-L1 expression i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CIK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