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1 浏览量:0
前言
INTRODUCTION
近日,《科技日报》刊登了一篇聚焦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等多团队联合研发的 “外泌体雾化疗法”的报道—— 这种 “一喷一吸” 的方式,为肺纤维化的应对带来了新希望。
报道不仅解析了肺纤维化的危害与现有治疗困境,更详细介绍了新疗法的原理、优势及研究进展,让人们看到了逆转病情的让人们看到了逆转病情的可能。
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其本质是肺组织受损后异常修复留下 “瘢痕” 的过程。
正常的肺像一块富有弹性的海绵,肺泡作为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依托肺间质的支撑实现灵活扩张与回缩;而纤维化后,柔软的结构被破坏,肺组织变得像丝瓜瓤或蜂窝,失去扩张和回缩能力,直接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目前,肺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手段十分有限,常用药物如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仅能延缓纤维化进程、降低并发症风险,无法逆转病情或提高生存率,唯一能根治的方法是肺移植,但供体短缺和术后并发症又让多数患者望而却步。
该联合研究团队在国际医学权威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率先公布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干细胞外泌体雾化治疗可安全逆转肺纤维化进程。
该研究团队在动物模型中验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后(动物实验:接受治疗的小鼠生存率从 20% 提升至 80%,肺纤维化进程明显改善),随即开展了全球首个人体临床试验。研究团队选择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雾化装置将其转化为 1—5 微米的颗粒,让患者吸入后直接抵达肺泡。研究共纳入了24名受试者,随机接受7天hUCMSC-Evs/安慰剂雾化治疗,而后进行随访评估:
安全性方面:所有受试者耐受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肺功能改善方面: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显著提升;
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明显降低;
肺部纤维化病灶逆转:两名受试者的薄层CT显示纤维化病灶显著消退。
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发现炎症后肺纤维化患者(如新冠后遗症)可能成为该疗法的优势人群。
全球约500万肺纤维化患者,他们的肺正逐渐被坚硬的瘢痕组织取代。致使肺泡功能受阻、气体交换受损及顺应性下降,从而导致缺氧、气短、咳嗽、喘息和疲劳。五年生存率不足30%,这一数据甚至超越很多癌症。
外泌体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积极的效果,具有潜力的表现让众多有需求的朋友看到了新的希望,我们也期待着外泌体技术的早日成熟,为全球数百万肺纤维化患者重新拥有畅快的呼吸。
【注】文章内容旨在科普细胞知识,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