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7 浏览量:0
前言
INTRODUCTION
早在2023年Nature子刊就曾发表过一篇论文,论文中对近年来针对脑肿瘤的NK细胞疗法临床试验进行了总结。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NK细胞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新颖的脑肿瘤应对方式。
脑肿瘤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通常需要综合治疗来控制病情。目前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放疗以及化疗等。对于部分良性肿瘤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然而对于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和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等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且存在不小的复发可能。
脑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以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著称。2022 年,我国脑肿瘤新发病例约 8.75 万,死亡病例约 5.66 万,其中胶质瘤占比显著。
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和化疗虽能延长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但效果有限:胶质瘤的异质性(即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使其对治疗反应不一,而血脑屏障的存在又阻碍了药物有效到达病灶,导致复发率居高不下,且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让患者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近年来, NK 细胞技术因其独特优势成为研究热点。NK 细胞作为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 “第一道屏障”,无需提前致敏就能直接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具有潜力的对抗胶质瘤的方法。
在《临床肿瘤学杂志》2025 年 3 月第 30 卷第 3 期中,来自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中心医院神经科的研究者发表了一篇题为《NK 细胞疗法在脑胶质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的综述报告。
该报告系统梳理了自然杀伤(NK)细胞疗法在脑胶质瘤临床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这一恶性脑肿瘤的应对提供了全新视角。
脑胶质瘤被称为 “冷肿瘤”,因为它能营造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减少免疫细胞浸润。研究发现,如胶质母细胞瘤这种高级别胶质瘤中 NK 细胞的数量比低级别胶质瘤少得多,患者外周血中 NK 细胞比例也显著低于健康人,这与肿瘤的免疫逃逸能力密切相关。
NK 细胞的 “状态” 与患者预后直接相关:表面 NKG2D 受体表达量高的患者生存期更长,因为这种受体能识别胶质瘤细胞表面的异常配体,增强杀伤活性;而抑制性受体(如 KIRs)高表达则预示预后不良,它们会削弱 NK 细胞的战斗力。这些发现为 NK 细胞疗法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NK 细胞技术前景广阔,尽管现阶段仍有不少难题待解: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作用会削弱 NK 细胞活性;血脑屏障阻碍细胞或药物到达病灶;NK 细胞体外扩增效率和体内存活时间有限等。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的成熟,在不久的未来, NK 细胞技术将更精准、更持久,为胶质瘤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
NK 细胞技术凭借其独特的抗肿瘤机制和临床潜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每一步突破都让我们离攻克这一 “脑内杀手” 更近一步。我们期待着细胞技术可以在健康方向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好消息。
【注】文章内容旨在科普细胞知识,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