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
研究报告:每3个中国人就有1个高血压!11% 控制率敲响健康警钟。干细胞或可带来新策略

发布时间:2025-09-05    浏览量:0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前言

INTRODUCTION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近日,国内一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Med》发表了题为《Trends and sociode-mographic patterns in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in China》的研究报告。这项基于全国代表性大规模调查的研究,通过对比 2012-2015 年和 2021-2022 年两个时间段的数据,系统分析了中国成人高血压的最新流行现状与管理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高血压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1

关于我国高血压现状


研究数据显示,2021-2022 年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 31.6%,这意味着每三位成年人中就有一位受到高血压的困扰。与 2012-2015 年的数据相比,高血压患病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且这种增长在不同人群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人口学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增长尤为显著,已超过城市地区。这一变化与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中钠盐摄入增加以及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农村高血压患病率的攀升。


年龄分布上,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特点依然明显,60 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超过 50%,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数据显示,20-39 岁青年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对变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从 1991 年的 4.5% 上升至近年的 13.4%。

 

这意味着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 "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加入高血压患者的行列,这与当代青年久坐少动的工作方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精神压力增大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干细胞

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众多临床研究显示,干细胞在干预高血压及其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如中风、心力衰竭、脑出血等方面都有较为亮眼的效果,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康复。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案例一

2018年,《循环研究》杂志在线公布了干细胞技术应对心力衰竭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队列研究中前10名受试者的结果令人满意。这是首次公布干细胞临床应对心力衰竭关键性试验的结果数据。治疗组受试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有所改善,相对改善率为20.5%;心脏功能分级改善——40%受试者的心功能分级改善了1个级别;与基线值相比,六个月时MLHFQ(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治疗问卷)评分呈正趋势,相对改善了31%,这比II期临床试验的改善程度要更大。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案例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神经外科进行了手术联合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应对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试验,在40例高血压脑出血受者中,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语言、肌张力和肌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语言25vs13例,肌张力20vs12例,肌力23vs10例)(均P<0.05)。


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干预脑出血能提高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语言、肌张力、肌力功能。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案例三

2016年,有研究对15例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受试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临床研究;另有15例使用常规治疗(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参加研究前后3个月监测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


结果显示:干细胞组的受试者,其舒张压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且在改善舒张压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控制血压的常规方法,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状均得到改善。



3

未来展望


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然而,许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已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脑卒中、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失忆等,所以高血压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展望未来,预防高血压首要先改善三高的饮食习惯,注意身体锻炼,在身体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近年来,越来越的多人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但是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才能真正实现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也期待着细胞技术在该方向的早日成熟,为更多收到高血压困扰的朋友带来新的应对策略、新的选择。





】文章内容旨在科普细胞知识,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

参考文献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向上滑动阅览

[1]公绪合, 王国干, 王鹏博, 王斯佳.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 5.

[2]杨冰冰, 张素荣.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3.

[3] 郑茜, 张勇, 杨东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19(22): 3891-3896.

[4] 赵堂亮, 吴正敏, 谭建明, 等.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 中华细胞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6, 6(02): 110-114.

[5]Xiaodong Geng, Quan Hong, Weiwei Wang, Wei Zheng, Ou Li, Guangyan Cai, Xiangmei Chen, Di Wu. Biological Membrane-Pack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eat Acute Kidney Disease by Ameliorating Mitochondrial-Related Apoptosi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 41136.

[6]https://doiorg/10.1161/STROKEAHA.117.019136Stroke.2018;49:700-709Originally published January 30, 2018

[7]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BioCardia's Phase III Pivotal CardiAMP Heart Failure Trial Reported In Circulation Research Journal


关键词: 干细胞 细胞